杜甫《绝句》鉴赏
绝「jué」 句「jù」
杜「dù」 甫「fǔ」
两「liǎng」 个「gè」 黄「huáng」 鹂「lí」 鸣「míng」 翠「cuì」 柳「liǔ」,
一「yì」 行「háng」 白「bái」 鹭「lù」 上「shàng」 青「qīng」 天「tiān」,
窗「chuāng」 含「hán」 西「xī」 岭「lǐng」 千「qiān」 秋「qiū」 雪「xuě」,
门「mén」 泊「bó」 东「dōng」 吴「wú」 万「wàn」 里「lǐ」 船「chuán」。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河南巩县人。他曾官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诗人。杜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个人风采自我介绍200字
[注释]
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 西岭:指岷山。
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 泊:停靠。
[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