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合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教材分析:本课是特殊偏旁的认识与识字。课文上面是两张图表。第一张图表中的鸟可以用“鸟、隹”两个偏旁来表示,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张图表中的月亮、肉都可以用“月”这一偏旁来表示,说明不同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重点是识字、写字。
学情分析:本课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它吸收了传统识字教材的编写经验,将同偏旁的字写在一起让学生认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两各绿线内一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隹(zhui)。
2、认识一些特殊偏旁,看图熟读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看图学习偏旁隹,并学习与“鸟、隹”有关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4个偏旁,谁来认?(出示偏旁,指名认读)
2、今天我们学习识字8,再学习1个偏旁,看谁学得好。板书课题:识字8(齐读)
二、看图学偏旁
1、看图,指着鸟问:这是什么?
2、观察象形字:你们知道这两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吗?你们觉得“鸟”这样写怎样?
3、小朋友们,你们会写“鸟”字吗?(指名写并予表扬)还有一个偏旁也表示“鸟”的意思,你们知道吗?出示“隹”,指导读准,并指名写。
4、小结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鸟可以用哪两个偏旁表示吗?
齐读:“鸟、隹”各三遍。
三、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四、指导看图,出示词语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们,我们先看天空有什么在飞?(相机出示词卡:老雕、大雁)
2、树村上停着一只什么鸟?(贴词卡:海鸥)
3、再看,还有什么鸟飞得这么低?(贴词卡:乌鸦、麻雀)
4、大海上还有一只什么鸟?(贴词卡:海鸥)[
五、学习生字词
1、学习自由读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词义。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并加以指导。
3、小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小朋友们,第一行词语中的“鸦、鸥、鹃”都是什么偏旁?这个偏旁表示什么?第二行的“雀、雕、雁”都是什么偏旁?这个偏旁表示什么?
六、指导书写,出示生字:杜、麻、雕、雁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笔顺。
2、反馈。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
4、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篇2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而《识字5》是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一)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5条谚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课件、生字卡、一把一次性筷子
(二)学生的准备: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2.用卡纸画好、剪好边框,以备制作谚语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温故而知新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单元的课文了,从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懂得了不少道理。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第五单元的课文又是讲什么的呢?请翻开语文书第83页,读一读单元导语,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5》。《识字5》收集了几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板书:谚语)
3.简单介绍谚语。(课件出示: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4.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了一些关于气象方面的谚语,你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过渡: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你们想学习更多的谚语吗?那赶快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认真读,注意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读书的节奏。
4.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过渡:同学们真棒!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请把书本放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的好朋友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生字词)
1.自由拼读生字词。
2.说说在读音上,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在读音上要注意的地方。)并相
机利用开火车的方式重点读一读容易读错的生字。(如:柴、折、搓、绳)
3.如果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把生字读准确吗?(自由读、指名读、开8竖列火车读)
4.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能认识这些生字,想必一定有什么很好的记字方法。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指名汇报)
5.师小结:通过这么多小朋友想出的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我们记字就容易多了!真是“人多计谋广”。(卡片同时出示:人多计谋广)
6.游戏巩固生字:踩地雷
四、再读课文,体会谚语的意思
过渡:生字宝宝玩累了,回到了谚语里,谁来把你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听?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真是团结力量大,(板书:贴卡片──团结力量大)同学们读得多好,声音多响亮啊!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幅画面。你觉得课文里哪一句话送给他们最合适了?
4.课件出示谚语相关的图画:
(1)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柴多火焰高。)
(2)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树多成林不怕风。)
(3)出示“搓绳”的画面。(线多搓绳挑千斤。)
(4)众人抗洪、抗震图。(人心齐,泰山移。)
(5)百花齐放的情境图。问: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百花盛开的季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实验: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折一根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怎么了?(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请班上最大力的同学折一把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他使劲折筷子,筷子没有折断。)从这个实验,你懂得了什么?(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团结力量大。)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斤”与“折”。
2.观察两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斤”。提示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撇要平,第二撇是竖撇,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4.师范写“折”,把“斤”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提示要注意的地方:字体左窄右宽。
5.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动笔书写。
六、实践活动──做谚语卡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绘制好的卡片里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谚语,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选做:制作一张谚语卡,把它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板书设计:
识字5(谚语)
团结力量大
篇3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一提起春天,我们就会联想起无数优美的字眼和诗句。
本组教材是根据多彩的春天来编排的,识字课选的是有关部门春天的词语,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事,口语交际也是关于春天的话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教材的整体性,注意前后联系。
本组教材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图画,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新去感悟春天。在识字部分,提示学生去找春天,画春天,搜集有关部门春天的资料;在语文园地里提供了战士和交流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园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动脚,善于表现。
老师们在理解本则教材时,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解读春天,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去感悟,去发现。
识字1
(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3、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产生寻找春天的想法。
监理员实习生工作总结
重点:识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愿意和他叫朋友的同学热情的喊喊他吧!(出示燕子图)
2、你们看,他正一边非一边唱歌呢,我们来听听吧。
3、你们愿意接受他的邀请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
二、初读韵文,识字写字。
1、欣赏春景图,练习说话。
观察图画,你看见了什么?用最美丽的语言说给小燕子听吧,他会把最美丽的花送给你。(指名说,将花送给学生)
2、初读韵文,识字写字。
小朋友说的真美,想知道燕子是怎么说的吗?(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就多读几遍)
生字大考验。(说说怎样记忆字;书写指导)
三、理解韵文,领略春天
进入朗读大擂台)
1、分组合作朗读,要求:团结互助、互相提醒,共同努力。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小组赛读时,老师也参加其中与学生共同比赛,共同评议,并响应指导)
3、给最佳合作小组送上礼物。
4、看图引导背诵。(指名背,全班齐诵课文)
四、作业:
去大自然中找找你眼里的春天,画一画或写一写。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写“沙、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第 一 课 时
激趣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旅游,小朋友们想去吗?
学习课文
1.播放课件或挂图「海边风景,第1小节内容图」。
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1小节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如齐读、拍手读、分组读。
师:今天读到的这种词叫数量词「将词语中的数量词用直线勾出」。其实对于数量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3.激趣识字。
播放课件「图中闪现出生字,“海”字出现在海水中,“鸥”字出现在海鸥旁」。怎样认识它们?「学生自主识字」
师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如:“海”字为什么有三点水?“鸥”字为什么是鸟字旁?
4.多种形式读生字。「自读,齐读,抽生读,开火车读」
5.哪位小朋友愿意做导游带领我们一起去旅游?「学习课文第2、4小节」
播放课件「农村田园风光」,小导游根据画面做介绍,随机出示课文内容。
小导游带领大家读课文,认识生字。老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
6.学生结合书上插图自学第3小节。
师了解学习情况:你看到了那些景物?知道了哪些数量词?怎样记住“溪”“竿”这两个字?
7.复习巩固。
a.旅游结束了,一起看看我们都和哪些生字交上了朋友?「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抽生读,开火车读」
b.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分小组比赛读,师生对读」
拓展训练
把教室里的东西、家里的东西用数量词说出来。
第 二 课 时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一畦 秧苗
一片 海鸥一方 稻田
一条 帆船一座 鱼塘
一道 石桥一面 欢笑
一群 飞鸟一把 队旗
一竿 翠竹一群 铜号
一孔 小溪一片 红领巾
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口头配上准确的词语。「鼓励学生正确对出不同的词语」然后生生互对。
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例:“竹”字左边第三笔是竖,右边第三笔是竖钩。
3.看范写。
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如,“海”字左边的“三点水”,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字的偏旁占三分之一」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的品尝与生活经验,了解甜与酸的味道存在于很多食品当中,有了这些味道才使我们吃东西时感觉更可口。
2.认识汉字:甜、酸,复习:苦、辣
3.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活动创设:
食品若干
汉字字卡若干
活动展开:
一.幼儿品尝,引起兴趣
1.请个别幼儿上来品尝,说出品尝的是什么味道(出示字卡)
2.有那些东西是甜的?
3.再请个别幼儿上来品尝,说出味道。(出示字卡)
4.有哪些东西是酸的?
5.集体学念:甜、酸
二.故事《甜鼠》
1.生活中我们吃的东西有各种味道,有了这些,才能使这些食物更美味。
有一个小老鼠出去玩,发生了一件很好玩的事。
2.讲述故事《甜鼠》
边讲边出示相应的字卡,帮助幼儿记忆,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老鼠成了一只甜老鼠,甜甜的真好吃,我也请你尝一尝。
4.游戏:吃了酸的东西的幼儿将字卡贴在图片“醋”上
吃了甜的东西的幼儿将字卡贴在图片“糖”上
三.游戏结束
将字卡送入识字角
篇6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体验识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与欢乐。
2、 认识汉字:新、年、快、乐 ;复习汉字:手、足、牙、舌、发。
二:活动准备:
事先把班级装饰出节日的气氛;挂饰一个(写有新年快乐)、字卡。
识字活动:
新年快乐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班级的装饰,感受新年即将到来的欢乐气氛。
2、 请幼儿说出一句新年祝语:如新年快乐、新春愉快等。
3、 出示挂饰,引导幼儿了解挂饰上的祝语“新年快乐”;接着出示字卡,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字形、字义,并跟着教师念读这四个汉字。
4、 幼儿分组自行念读,教师在旁注意倾听并纠正发错音的幼儿。
5、 游戏《盲人摸字》:教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师或一幼儿扮作盲人(闭上眼睛),用手去摸某个字宝宝,说出该字宝宝是谁,说对后全体幼儿鼓励:"Yes,Yes,它是X,"说错了,请全体幼儿给予纠正:"No,No,它是X。"
篇7
教材分析:
《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并在“公园”的统辖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分类组合而成的“模块”,《识字3》教案设计反思。编者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而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另外,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3种新笔画,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帖。
2、通过诵读—看图—活动,介绍公园的景物与设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串。
3、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识读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串。
2、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邀请设计,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哪些觉得好玩的地方?根据回答相机板书:公园。
2、教学“公园”一词。
3、谈话:你喜欢公园吗?为什么?如果在学校建一座公园,你们认为怎么样?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当设计师,为学校设计一座公园好不好?
二、分类布景
1、谈话:你们准备在小公园里设计些什么呢?「分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尽情表达」
2、集体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共同欣赏,并请学生说说设计的理由。
3、 小朋友们,你们为校内公园设计了许多美景,有自然风光的美,有各种造型设施的美,还有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大家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来布置一下?比如:这儿是景物,那儿是玩具,只要有道理,怎样布置都行。 4、学生继续小组合作给词语分类,汇报分类结果。教师板书。
5、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分对了,教案《《识字3》教案设计反思》。「师读词语」这样排放读起来不太顺口,请你们读一读,看看怎么样排放读起来才美。
6、学生分组边读边讨论。
7、交流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三、共同欣赏
1、谈话:小朋友们刚给小公园里设计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把他们组合起来,看看我们设计的公园是什么样儿的。
2、谈话:小朋友们设计的公园真美。生字卡片出示“火、山、木、马”四个字,指名读。你们能把它们美美地读出来吗?
过渡:你们设计了这么美的公园,想不想请家长或好朋友来公园里坐一坐,玩一玩?他们实 效来不清楚我们公园是什么样儿的,那怎么办?对,向他们介绍我们自己设计的公园。要介绍公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你首先要记住公园里所有的景物与设施的名称,还要能用你的语言和动作把它们美美地表现出来,才能让家长或朋友喜欢,愿意来玩。
四、指导朗读,背诵词串
1、分行指导。「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把词语表现出来。」
2、学生试读全文,边读边想象图中的美景与设施。
3、指名到前台试背、表演。
4、播放轻音乐,集体边背诵边表演。
五、自编韵文
1、小朋友,你知道公园里还有什么?
2、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和我们韵文中的词语进行替换,如:将第三行更换为吊环、碰车、山洞把它们接在韵文下面,三个一组,这样你们也就能编书了。
3、学生小组合作替换、继写韵文。
4、集体交流小组的合作成果。
六、手脑并用,课外延伸
让学生当小导游,向同学、家人、朋友介绍美丽的公园。 第一册识字三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儿童乐园内的景致或设施,将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
内容是: 公园绿树红花/小桥 流水 宝塔/转椅火车 山洞/滑梯 荡船木马/四组排列整齐的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不仅能使学生借韵文形式和情境图识字,还能帮助生理解词语,认识事物,受到美的熏陶。
图文结合,玩中学词。本课出现的词语都能在课文的图画中找到与词语相对应事物的图像。图画描述的事物、词语的读音、词语的意思是小学生已有的经验。考虑到在他们接触课文以前,所缺的仅仅是与以上三者相匹配的符号——文字。在设计中,我将所要掌握的字词与以上三者整合起来,在课堂中,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教学,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他们就能够较为轻松地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直观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伴随优美的音乐,将识字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的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使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读的时候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开发孩子的语言,给孩子积累词语,为孩子今后写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我将语言训练始终穿插在教学中比如让孩子说说图上看见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绿树、红花。”我就会启发他说说:“那是什么样的绿树?什么样的红花?”学生就会说出很多修饰绿树、红花的词,比如:茂密的绿树、郁郁葱葱的绿树、枝繁叶茂的绿树、鲜艳的红花、美丽的红花……对于学生其中的语病要及时指出更正如有的学生说火红的红花,我就会告诉他这里词重复了,应该如何表达。对于一些不太常用的词,很多孩子不知道的词,我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且通过板书、多读等方法,尽量使更多的孩子记住这些新学会的词语并使用它们。
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介绍公园的景物,直观的感知图片,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更有兴趣学习,更爱学习,更乐于接受知识。
但这节课也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例如,让学生想象一下公园的事物时,没有给学生一个特定的范围,使学生的思维呈放羊式。这样就使提问的目标太散太凌乱。不利于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
识字教案 篇8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会熟练读出俗语,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明白俗语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小朋友之间更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团结力量大”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识字5》。
二、交待学习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前3节。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作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移、谋、焰、柴、易。
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读词语,直到正确、流利为止。
四、学习诗句内容。
1.指名读,同学认真思考,了解大致意思。
2.教师讲解第1节的意思。
3.指名说第2节的意思。
4.教师范读第3节,讲解,并可借助实物演示,让学生体会一根和一把的概念。
5.齐读l~3节,体味含义。
6.熟练,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完成“我会写”的部分内容。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规范美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齐读l~3节。
3.指名说意思。
4.指名背诵。
二、导入新课。
我们来继续学习4、5节,看看它要说明的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4、5节。
1.读4.5节,找出生字生词。
2.自己弄清生字生词。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
搓:平舌音 绳:翘舌 后鼻音 斤:前鼻韵母 独(dú)
5.同桌讨论,识记字形。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生熟练朗读词语,可采用多种形式。
四、学习内容。
1.指名读。
2.指名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3.教师讲解,并范读。
4.学生朗读,并体会其含义。
新年晚会主持词朗读
5.小组竞赛朗读。
6.熟读,练习背诵。
六、指导写字。
1.完成“我会写”剩下部分内容。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练习。
七、总结全文。